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9:56:30   浏览:920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

国家密码管理局


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

(第 2 号)

现发布《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密码管理局
2005年3月31日 



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使用密码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密码管理局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使用密码的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密码管理机构受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委托,依据本办法承担有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采用密码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的系统(以下称电子认证服务系统)使用商用密码。

  第四条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申请《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

  第五条申请《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电子认证服务系统;

  (二)电子认证服务系统由具有商用密码产品生产资质的单位承建;

  (三)电子认证服务系统采用的商用密码产品是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定的产品;

  (四)电子认证服务系统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安全性审查。

  第六条申请《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密码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密码的书面申请;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电子认证服务系统通过安全性审查的通知(复印件)。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密码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全部申请材料报国家密码管理局。

  第八条国家密码管理局应当自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密码管理机构报送的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做出是否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发给《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不予许可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电子认证服务系统的运行应当符合《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对其电子认证服务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事先将具体方案报国家密码管理局备案,事后向国家密码管理局申请安全性审查,通过审查的方可投入运行。

  第十条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擅自对电子认证服务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由国家密码管理局责令改正,并根据不同情况向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处罚建议。

  第十一条 国家密码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密码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机构拟继续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的,所使用的电子认证服务系统符合《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并通过国家密码管理机构的技术鉴定的,只需持书面申请领取《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

  第十三条 《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由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来源: 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网站
http://www.oscca.gov.cn/Doc/17/News_1084.ht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做好凭证式国债销售工作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做好凭证式国债销售工作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
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各城市合作银行(由当地人民银行转发):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10月23日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后,凭证式国债销售进度明显加快,部分地区已出现群众排队购买国债的现象。为此,财政部、人民银行要求:
各凭证式国债承销(代销)机构不得惜售,必须将承销(代销)的凭证式国债全部卖给群众,不得持有。要继续认真做好发售凭证式国债的组织工作,维持好秩序。销售任务完成后,营业网点应及时向群众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当地财政部门、人民银行要监督承销(代销)机构按
要求销售凭证式国债,并将检查情况报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



1997年10月27日

关于开展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

环办函〔2004〕537号




关于开展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辽宁省环境保护局,沈阳市、青岛市、苏州市和大同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关于推荐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试点单位的通知》(环办函〔2004〕296号)要求,经研究,我局同意你单位作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试点单位。为推动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你们根据我局环办函〔2004〕296号文中《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各项要求,抓紧时间开展试点启动工作,确保2004年“国庆”节和2005年元旦、春节前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试点省的省级环保局应组织本省内的主要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可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组织指导,并在人力、物力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充足支持。

  三、建立、完善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常规监督管理制度和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各级环保局应作为试点工作的主体单位,围绕工作重点,整合各项资源,加强对重点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

  四、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试点工作方案。请你们将试点工作方案、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于2004年9月10前报我局。

  联 系 人: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韦洪莲

  联系电话:(010)67117427,66154879

  电子信箱:wei.honglian@zhb.gov.cn

  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